|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资料(十九)浏览数:61次
学习材料(十九)
学习资料目录(附后) 1.生活会怎么开? 2.党员干部用微信有禁忌。
生活会怎么开?2017-07-20 党建网微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引领、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党内组织生活如何开展?现在就和大家来学习! 民主生活会如何开出高质量? 基本遵循 2016年12月党中央颁布新修订的《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为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提供了基本遵循。要对照党中央关于守纪律讲规矩的明确要求,对照党章规定,对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好民主生活会。 具体来说,民主生活会怎样才能开好呢? 1.民主生活会不是无的放矢,不能临时走过场。各级各地普遍采取党委(党组)会、中心组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打牢思想基础。 2.聚焦问题是关键。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重点突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可以以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深刻的党性分析,并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 3.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摆到位,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同志之间要出以公心、实事求是,既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又直言不讳、揭短亮丑,达到“批评—团结—批评”的目的。 4.点出问题,指明不足,重在整改。针对在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的问题,制定班子和个人整改清单,提出措施、明确时限、责任到人。一些地方和单位把整改方案在电视、报纸、政府网站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让党员群众感受到实际效果。 组织生活会如何提升“含金量”? 基层党组织类型多、面广量大,党员数量多、情况复杂,如何才能让组织生活会取得良好效果? 1.组织生活会前广泛征求意见。支部采取支委委员走访科室群众、党员座谈、中干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泛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并原汁原味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反馈。 2.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在召开组织生活会前,支委成员之间应分别开展深入的谈心谈话,做到“四必谈”。谈心谈话主要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既谈工作问题、也谈思想问题,既谈自身差距、也提醒对方不足。 3.认真准备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班子成员要深刻进行党性分析,撰写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各党员也应根据组织生活会“四个方面”的要求,准备好发言提纲。 4.抓好整改落实。组织生活会后,支部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就要立马解决,需要长期整改的,就要形成整改清单,并在党员大会和职工大会上公开,接受全体党员同志和广大职工的监督。 “三会一课”如何焕发新生机? 各地如何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抓实抓好“三会一课”,从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呢? 1.不断丰富“三会一课”内容。把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政治学习和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研究和准备“三会一课”主题、内容和学习教育载体,要让党员能参加、想参加,不断扩大覆盖面、参与率。 2.发挥好考核、通报“指挥棒”和“晴雨表”的作用。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建述职工作的必有内容。结合半年或年度总结、述职、评议等工作进行考评,以落实“三会一课”情况作为评判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的重要依据。 3.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支部执行“三会一课”情况的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对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要严肃批评指正;情况较重的,要采取整顿等措施,做好追责问责,进行组织处理。
党员干部用微信有禁忌2017-07-20 党建网微平台 随着微信的普及,一股值得警惕的暗流却在少数党员干部中悄悄涌动。党员干部究竟应该如何使用微信,如何在使用微信时找准定位、站稳立场?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不得妄议中央 当下,使用手机发送微信,在“朋友圈”转发各类文章、信息,是人们互相之间交流、沟通、联络、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在微信群、“朋友圈”忘了自己的身份,随意发表观点。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发表评论公然否定“一国两制”。随后,其观点被大规模转发,在当地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吴某也因“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受到纪律处理。 二、不得散播谣言 “朋友圈”看起来似乎是私人空间,其实更多的却具有公共空间的属性,经过数次转发后,其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根本无法想象。有的党员干部虽没有在微信上发表违反政治纪律的言论,却在微信上有意无意地传播谣言。 2016年11月3日晚,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干部黄明成携家人去县城某超市购物,听见一个中年妇女大声呼救,“有人抢劫”,黄明成前去追赶歹徒,但没有追上。在返回的路上,黄明成听见有人议论,县城近期有人抢小孩,抱上车就跑。回家后,黄明成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身边的人。于是,在没有调查事件真实性的情况下,他编写了一条“沱江县城街道上连续发生抢劫和抢小孩案件,抱上车就走”的信息,在微信群里发布。这条谣言被频频转发,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2017年1月,黄明成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三、不得拉票贿选 除了发表不当言论、传播谣言,微信可以收送小额红包的功能也成为个别党员干部搞违法乱纪、利益输送的工具。近年来,各地查处了多起换届选举期间发放微信红包贿选的案件。既不逢年过节,又无喜庆之事,且在换届选举的特殊时期,发红包的用意不言自明。不论金额大小,不管用意如何,党员干部通过微信收送红包当慎之又慎。 四、微信使用为啥出问题? 因为使用微信不当受到党纪处分的案例不少,其表现形式与原因也不一而足。这其中,有侥幸心理的诱使,也有纪律意识淡薄的因素,但根本原因都在于违纪者没有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没有时刻绷紧纪律之弦。 “党员干部和普通公民一样,有权利在网络空间发表评论、转载文章,但必须把握好自身的定位,坚定政治立场。”北京大学廉政建议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 五、执行党纪无死角,微信也不例外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微信也不例外。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使用微信的时候,都要经常拿纪律的尺子量量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要时刻紧绷纪律之弦,切记使用微信莫“任性”。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7月7日第5版,原标题为《微信使用莫“任性”》,原文有删节)
|